珍大户经济学学习笔记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 年前

人没事

经济学核心原理

是什么

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,以及这些不用的选择方案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的学科

微观经济学:洗脑需求控制供给

宏观经济学:经济危机暴涨暴跌

经济学世界观

目的:研究社会行为

方法:将人的行为简化为人的选择

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

经济学:人类社会中个体的所有选择(研究范围广)

金融学:人类社会中人在金钱方面的选择(研究范围窄)

研究范围上,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子学科。

研究方法上,是两个相互有交叉但彼此独立的学科。

辨识能力很重要,是学习进阶知识的基础。

经济学的前提假设

  1. 资源是永远稀缺的(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,资源是稀缺的)
    • 人对于精神的追求会阻碍对于物质的追求
    • 资源的稀缺强迫我们做出更好的取舍
  2. 人是理性的(只要我们冷静认真地去做选择,我们一定能做出更好的选择)

模块关系图

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

个体:包括人以及各种能够独立作出决策的组织。

总体:国家

关于经济学前提假设的思考

1.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吗?人类会不会进入低欲望社会?

低欲望社会:低欲望社会就是人口减少、超高龄化、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;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,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,却未能有效运用资金,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,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,撒钱政策亦无力振兴经济的社会状态。

人的欲望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,是增长的。将时间线无线拉长,一切会毫无意义。第二个问题不会。

2.资源是有限的的吗?人类会不会进入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?

资源在目前人类可知的空间中是无限的,但人类获取资源的速度,相对于人类的渴求的速度,资源是有限的,会导致资源竞争的出现。当人类资源的获取速度大于人类欲望渴求的速度,会进入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。要不是资源获取速度迅速提升,要不是人类欲望迅速衰减,或者两者相加。资源极大丰富可以解决大部分矛盾,我觉得这会导致人的欲望迅速上升,前后矛盾,所以人类不会进入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。

3.人会是理性的吗?

个体容易是理性的,但群体容易是盲目的。牛群效应会使得人群的选择变得盲目,导致黑天鹅事件,作出错误的选择。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